巴菲特曾说,“如果你来中东是寻找石油,那么你可以忽略以色列。如果你是在寻找智慧,那么请聚焦于此!”
以色列,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半个珠三角,人口不到北京的1/3,这样一个战火纷飞、资源匮乏的小国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欧洲的总和,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
以色列创新者每年创立500家以上风险企业,创新密度甚至远超美国!“为什么以色列创新那么强?”
从数据看创新之国以色列
研发、风投、上市
作为一个面积只有2.1万平方公里,人口800万的国家,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却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以色列拥有三个第一:研发支出比重位居全球第一、硅谷以外创业公司数量第一、风险投资人均第一。以色列境内拥有220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2013年出口额达64亿,70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9年企业境外子公司研发费用占总研发费用比例以63.3%高居全球首位。在10年期间,新生企业诞生数7027家,死亡2882家,存活4145家,企业的存活率高达60%,且大部分以高科技互联网公司为主。
以色列社会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学术教育、高科技社会、政府、国防、风险投资与社群建设、全球高科技社群等创新的外在因素,也包括企业家自身、个人主义、创意及动力等内在因素。
以色列创新的外在条件
教育、信息、投资
作为科技立国的国家,以色列在科研教育领域成果突出。以色列有很多享誉国际的著名大学,例如世界最优秀的工科大学之一:以色列理工学院。
在早期的时候,政府的支持基金非常多,这个基金主要来自于两块。一块来自于以色列政府,另一块是以色列和美国政府共同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随着民间资本与跨国公司在以色列境内研发投资的不断加强,以色列政府对研发的投资力度不断减弱,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
2013年以色列的风险投资总额为2.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欧洲和英国。而中国的风险投资额为18亿美元。换句话说,以色列这个800万人口的小国,风险投资总量要超过整个中国的风险投资量。足够的风险投资量,为以色列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说到以色列的创新生态,不得不提到全球高科技社群在以色列的汇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在以色列的研究中心有57家,从整个科技创新角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像英特尔、微软、苹果、IBM等等,中国的联想、小米也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以色列的大量研发投资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
以色列创新的内在动力
资源匮乏、危机意识
以色列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对现实的不满迫使他们不断创新与变革。环境使得以色列人以十分宽容的心态对待失败,尤其在对待创业方面,失败容忍度很高。
这也是以色列人能够把创业当作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生存环境的不稳定使得以色列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创业也不会考虑时间长短的问题,在企业做到成长期就将其卖掉。因此以色列的风投也往往对企业初期阶段更热衷。
在以色列的社会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并存。前面讲到以色列有着服兵役的传统,他们的集体主义就来源于这种平等体制下的军队训练,团队之间强调互相依靠,而恶劣生存环境也使得以色列社会中的每个人必须互相协调与配合。
以色列企业家良好的创新思维与创业动力与以色列国家的独特文化不无关系。以色列文化所倡导的平等,给予以色列人自由开放,敢想敢做的创新动力。
以色列社会的等级观念十分淡漠,如果将中国等级观念算作99,那么以色列就是0到3,甚至比美国还要平等。此外,而社会动荡环境也锻炼出了以色列人对风险的高容忍度,与快速应对风险的能力。
高科技产业群
科技配套、技术驱动
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只能用人来弥补不足自然资源的不足,所有创业都围绕人来做。高科技的发展必然有好的大学,有风投,要完善周边配套。
像加速器、孵化器加上法律顾问等等,都是围绕高科技形成了一整套配套产业。产业集群带来非常有效的协同效应,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能成为第二个硅谷的原因。
以色列创业有几个特点,大部分创业企业都以技术为驱动,与军事训练和服兵役制度有关。此外,跨国公司在以色列科技研发驱动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
✡ 转载请注明转自【爱修园】 ✡
更多爱修园各方面的信息,请关注后续内容或查看往期消息,来稿及联络:israelbt@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