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现在快倒闭完了

2016-09-28 博得创富 博得创富

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创业项目终止、倒闭,2015年拿到A轮融资的企业高达846家。创投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然而,一时被资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考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O2O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O2O创业项目中止、倒闭。

典型尸体解剖

“功夫熊”,B轮不成,内力尽失

“功夫熊”于2014年10月上线,不到两个月,就先后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和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5~7月,“功夫熊”收购了五家上门O2O平台,并借此将服务范围覆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和成都地区。

“功夫熊”刚到一个城市时,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招了很多技师,但有一部分技师不是学医科或者理疗出身的,而是做SPA的。他们不仅业务不专业,还私自减少服务时间,敷衍客户。由于技师资源缺乏,“功夫熊”并没有解雇上述技师。

随着消费者享受优惠幅度逐渐减少,客户黏性也在减弱。几个月前“功夫熊”刚进入广州时,给予消费者的优惠更大,首单可使用90元代金券,还时不时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后来优惠大幅降低,部分技师服务质量也有所打折,“功夫熊”的性价比开始大不如从前。

此外,“功夫熊”还存在员工跑单等问题,造成客源的流失。目前,“功夫熊”在广州的技师由100多名减少到30多名。此次“功夫熊”被传B轮融资不成功,很可能面临“无钱可烧”的困境,或面临倒闭危机。


倒在泡沫中的项目们

赶热潮似的创业中,有太多还未抵达资本现场(未获融资)就默默消失的项目。大批O2O创业公司和创业者进入,市场已进入泡沫期。旧的企业不断倒下。

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究其原因,我们好好反思吧!现在盘点热门行业项目死亡名单,吸取教训!


1
医疗行业




阵亡原因


1. 移动医疗、智能硬件以及上门服务的兴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传统在线医疗的企业造成冲击,导致一批企业死亡。


2. 通过列表可以看出,死亡企业多以健康管理为主,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较多,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一旦没有巨头注资,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2
美容行业



阵亡原因


1、低频次、非刚需,美发O2O普遍不被看好。从美业融资情况看,美发基本没有融资,可见投资人对美发业O2O并不看好。其原因是,美发业线下门店较为发达,线下店无数,线上很难竞争;上门等家庭场景不能与美发服务相融合;顾客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于选择熟知的发型店或者就近选择美发门店,美发咨询等服务需求较少。所有服务类的关键就在于流量。因此切入细分领域,迅速做起流量来,是创业者最需要打磨的功夫。美发行业虽然有很高频次和需求,但是上门美发这一O2O项目,是否真的是刚性需求,恐怕还需要创业者三思吧。且不说剪完头发留在家里地板上的一地狼藉,就说你能否请来理发店里真正的“大牌”上门都是难题。


2、无法标准化:过去的团购网站也提供了美业服务,但是团购为什么对美业的推动力为何不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业属于非标类服务。非标类服务,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创业者要学会当好两头受气的“小媳妇”。因此,美业O2O其实是个“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苦逼”的行业。



3
家居行业






阵亡原因



1、同质化严重,无差异化竞争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不管平台还是重度垂直型企业,目前的家装企业都主打“环保材料”、“高级供应商”等口号,差异化不明显。


2. 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难以品牌化。互联网家装未出现、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家装行业自有其复杂性,目前很多企业都是紧盯价格战,以此来抢占渠道、抢占用户,699元、688元、777元等千元以下套餐层出不穷。互联网信息透明,可以随意比价,有些企业无法很好地整合产业链、压缩成本,为了保证利益不能加入千元以下套餐的混战,而用户本身是追求性价比的,对于质量和服务相差不多的产品,自然优先选择价位更低得一家。


当然,价格战并不是最佳选择,品牌化是更能保证市场地位的做法:不管市场热不热,品牌的那几家总是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有些企业价格战跟不上,品牌化之路还未成形,只能消失在商业的漩涡中






阅读原文
如果您是本文的原作者,且不希望本站快照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络info@WeDigest.com,以便尽快移除您的文章.